電話:0411-87327233
郵箱:jd@dljdtg.com
傳真:0411-87318383
地址:
大連開發區東北大街159-3號金屬材料的硬度力學性能
硬度是指金屬材料抵抗局部變形,特別是塑性變形、壓痕或劃痕的能力。是各種零件和工具必須具備的性能指標,在機械制造過程中使用的刀具、量具和模具等必須具有足夠的硬度和強度,才能滿足其耐磨性和使用壽命的工作需要,機械零件同樣也需要對硬度有一定的要求,因此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的重要的力學性能指標。
硬度試驗的方法很多,有壓入硬度試驗法(布氏硬度、洛氏硬度等),劃痕硬度試驗法(如莫氏硬度),回跳硬度試驗法(如肖氏硬度)等,在實際零件的硬度檢測中采用壓入硬度試驗法。
①布氏硬度是指采用球面壓痕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平均壓力,其表示符號為HBS(W),布氏硬度的計算公式為:
? (1-4)
式中 HBS(W)-用鋼球(或硬質合金)試驗時的布氏硬度值;
F-試驗力,N;
D-球體的直徑,mm;
d-壓痕的平均直徑,mm。
從上式中可以看出,在外力(載荷)的作用,壓頭球體的直徑(D)一定時,布氏硬度只是與壓痕的直徑的大小有關,其關系為:d越大則布氏硬度值愈小,硬度越低;反之則硬度越高。
在實際的硬度檢測過程中,只要用專門的刻度放大鏡量出壓痕直徑(d),根據其大小從硬度表中查出相應的布氏硬度值。布氏硬度的表示方法為:硬度值+符號HBS(W)+試驗條件(球體直徑+試驗力+試驗保持的時間),例如170 HBS10/1000/30分別表示用直徑10mm的鋼球,在9807N(1000kgf)的試驗力作用下,保持30s時測的硬度值為170。
布氏硬度試驗時壓頭球體的直徑(D),試驗力(F)以及試驗力保持時間(t),應根據被測金屬材料的種類、硬度值的范圍以及金屬材料的厚度進行合理選擇。常用壓頭的直徑(D)有2.5mm、5mm、10mm三種。
布氏硬度適用于鑄鐵、有色金屬以及合金、各種退火及調質的鋼材,對于軟金屬則更為合適。布氏硬度與其他力學性能存在一定的近似關系,可按國家標準進行換算即可。
②洛氏硬度 是指用洛氏硬度相應標尺刻度滿量程(100)與殘余壓痕深度增量(h)之差計算硬度值,圖1-5為洛氏硬度試驗示意圖。
?
圖1-5 洛氏硬度試驗示意圖
計算公式為:
HR=K-h
式中 HR-洛氏硬度值;
K-常數,用金剛石圓錐體壓頭進行試驗時K為100,
用鋼球壓頭進行試驗時K為130;
h-殘余壓痕深度的增量,為0.002mm。
一臺硬度計可以測定從軟到硬的不同金屬材料的硬度,采用不同的壓頭和總試驗力(載荷),可組成15種洛氏硬度標尺,每一種標尺在洛氏硬度符號HR后面加一個字母,常用的有HRA、HRB、HRC三種,以HRC應用最廣。
上一條:各種鋼材重量計算公式
下一條:最后一篇